人民网10月18日电 (王军)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眉山市分会场活动于10月17日—22日在眉山会展中心举办。本届非遗节眉山市分会场活动以“传承多样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注重“国际风尚、中国风范、眉山风情”,是眉山市建区立市以来规模最大、非遗传承人参与人数最多、参展非遗项目最丰富的一次非遗盛会。
五洲风情荟眉山 演绎国际风尚
《五洲风情荟眉山》是眉山市首次举办以五大洲共六个地区的传统民族歌舞为内容的非遗表演活动。具体表演内容包括由白玫瑰高地舞蹈团表演的苏格兰舞蹈,由伊朗纳瓦音乐团表演的传统音乐,由斐济Kabu niVanua表演团(寓意晨露)表演的夏威夷风格舞蹈或传统斐济舞蹈和马来西亚娘惹舞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花儿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河北老调也将登台上演。
锦绣非遗大巡游 彰显眉山风情
“锦绣眉山”大巡游活动共有15支队伍的520余人参加,是眉山建区立市以来表演规模最大、参演人数最多、展示项目最丰富的一次非遗大巡游。这15支巡游展演方队将依次展示青神竹编、川剧艺术、东坡剪纸、复兴耍锣鼓、致雅堂火绘、彭山板凳龙、青神牛儿灯、丹棱花灯莲萧、丹棱传统婚嫁民俗、彭祖功(导引舞武)、丹棱唢呐、子午门武术、仁寿抬工号子、中山狮舞等眉山非遗和民俗项目。
这将是眉山深厚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是最具眉山特色的文化记忆,是展现眉山人民幸福生活的“民俗画卷”和“年轮记号”。
非遗保护成果展 共享眉山非遗实践
在眉山会展中心C厅举办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眉山非遗保护成果展,由眉山非遗传统手工艺展、眉山非遗美食嘉年华、眉山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展3个版块组成,将全面展示眉山非遗的生动实践,鲜活地彰显眉山非遗的独特魅力,精彩展现眉山非遗的创新探索。
其中,眉山非遗传统手工艺展将现场展示青神竹编、钦斋泥塑、彭山糖画、仁寿陶艺、洪雅雅纸、丹棱木雕等20余项眉山传统手工技艺;眉山非遗美食嘉年华则有东坡泡菜、龙眼酥、八百寿酒、仁寿芝麻糕、汪洋干巴牛肉、高庙白酒、幺麻子藤椒油、丹棱冻粑等40项非遗产品现场进行展销;眉山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展将全面展示该市2018年至2019年抢救性记录赖家修(仁寿抬工号子)、夏福寿(彭山竹琴)、吴建堂(青神捻条画)、潘福祥(“长春号”南味豆腐乳制作技艺)、冯光卜(复兴耍锣鼓)5位75岁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成果。
眉山非遗之旅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本届非遗节是在文旅融合历史背景下首次举办的非遗节,眉山市分会场以“大美眉山·非遗之旅”为题,围绕“传承多样文化,创享美好生活”,探索“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眉山会展中心A厅设置有6个眉山非遗之旅形象展示厅,分别以东坡非遗之旅、彭山非遗之旅、仁寿非遗之旅、洪雅非遗之旅、丹棱非遗之旅、青神非遗之旅为主题,生动全面地展示眉山市两区四县的特色非遗和旅游线路,展现眉山市非遗项目和旅游服务融合的实践成果。
眉山会展中心B厅为将非遗之旅主题宣传日活动点。每天都有一个区县在此进行主题宣传,依次分别为洪雅篇、东坡篇、彭山篇、仁寿篇、丹棱篇、青神篇,届时,各区县将通过旅游发团仪式、文艺演出、游戏互动、派送景点门票、福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推进“非遗之旅”创新理念落地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其中,在洪雅篇主题宣传日(10月17日)观众可以在现场欣赏到洪雅县的省级非遗复兴耍锣鼓和市级非遗瓦屋山山歌、中山舞狮等精彩表演;在东坡篇主题宣传日(10月18日)除文艺演出外还将有东坡文化研学线路和泡菜研学线路现场推介活动;在彭山篇主题宣传日(10月19日),现场将有省级非遗竹琴、市级非遗彭山莲萧和江口石工号子等精彩演出;在仁寿篇主题宣传日(10月20日),观众除了可以观看文艺演出和抬工技艺展演外,也可在会场内现场体验张氏芝麻糕制作和陶艺制作;在丹棱篇主题宣传日(10月21日),观众将可以看到丹棱唢呐演奏、民间花灯等表演和丹棱特色旅游景点的推介;在青神篇主题宣传日,除了有眉山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神竹编进行现场展演外,还有市级非遗项目牛儿灯和青神县级非遗项目钱枪舞等精彩演出。
原文链接:http://sc.people.com.cn/n2/2019/1018/c345167-3345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