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至1970年代的音乐期刊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的浩劫,同时也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将1918年一战结束看成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标志。从19世纪以来创办音乐报刊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思想注入到新的载体中。此外,由于音乐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音乐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对于专业期刊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二十世纪是专业期刊迅猛发展的时期。从《留声机》(Gramophone,1923年创刊)、《管乐季刊》(Brass Quarterly,1957年创刊)、《历史音乐学》(Annales musicologiques,1953年创刊)等杂志的相继创刊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的趋势。
新学科的建立也会相应促进期刊的问世,像1953年创刊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随着音乐评论渐渐被报纸这种出版周期更短、时效性更强的载体所垄断,音乐期刊的评论、报道功能逐渐减弱,学术性、专业性却增强了。这类专业学术期刊往往涉及音乐学的方方面面,如《音乐评论》(Music Review,1940年创刊)、《音乐理论杂志》(Journal of Music Theory,1957年创刊)等等都是办得很成功的期刊。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70年代末是西方音乐学术期刊发展的黄金时代,著名期刊相继创刊,现罗列部分如下:
1、《音乐学评论》(Revue de musicologie,1917-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起法国音乐学家们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们热衷于寻觅法国音乐的传统遗产,1904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音乐学会专事研究。1917年,在巴黎创刊《音乐学评论》的前身《简报》(Bulletin),开宗明义就是“研究音乐与音乐家的历史,美学与音乐理论”,基本涵盖了音乐学研究的方方面面。1922年后,《简报》改名《音乐学评论》,目前,《音乐学评论》隶属于法国音乐学学会(Sociét Française de Musicologie),1917-1922年为季刊,1922年之后为半年刊。
2、 《旋律》(Melos,1920-1978)由赫尔曼·金尔肯[1][11]在柏林创刊,月刊。在1920年代是一本关注德奥当代音乐的重要杂志,自创刊开始,金尔肯就明确提出了《旋律》的论文主要涉及四个大命题:调性音乐的崩溃、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和音乐的社会学基础。事实证明,《旋律》一直在这些方面努力刊登重要的学术论文,1927年,杂志的出版业务被著名乐谱出版商朔特(Schott)公司接管(编务工作也从柏林搬到了美因兹),《旋律》更是成为了德奥现代音乐的重要论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金尔肯本人对现代音乐的痴迷)。1975年,朔特将《旋律》并入旗下老牌期刊《新音乐杂志》,逐渐融入到后者之中,至1979年,《旋律》最终完全停刊。
3、《音乐与文学》(Music and Letters,1920- 简称ML)创刊于1920年,从第一期开始,该刊的第一任主编斯特兰韦奇[1][12]就将办刊目标定为“第一流音乐学术期刊”。在经历了80余年的发展之后,《音乐与文学》业已成为西方音乐界的知名期刊,《音乐与文学》刊登的论文主要涉及音乐史和作曲家个人专题研究,同时,该刊的书评也是非常出色的。
4、《留声机》(Gramophone,1923- )世界著名的音像制品杂志,1923年4月23日在伦敦创刊,月刊。《留声机》的创办人是麦肯齐[2][13]爵士,他对唱片十分痴迷,一直想办一本报道唱片出版情况的月刊。在《留声机》的发刊词中他提出了自己的愿望是通过杂志的报道“鼓励唱片公司为大众建设一座大音乐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留声机》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杂志,每年还要举办评奖,各国唱片公司无不以获得“留声机大奖”为荣。
5、《音调:音乐图书馆协会季刊》(Not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1934- )是一本资格老、声望高的音乐图书馆专业杂志。1931年,美国音乐图书馆协会在耶鲁大学成立,当时成员馆并不多,1934年为加强馆际间的交流而创办了这本刊物。从1934-1942年间该协会只有15所成员馆,刊物也是油印的非正式出版物,1943年后由于成员馆的增加,《音调》才转为正式出版物。此时,美国图书馆学家理查德·希尔[1][14]出任主编,后来他被人们誉为“《音调》之父”,在他的领导下,《音调》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特别是高质量的书评和书目报道,使《音调》成为世界各国图书馆采访工作以及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
6、《音乐评论》(Music Review,1940- 简称MR)这本期刊诞生之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的时刻,也是英国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应当说在这种
时刻来创办一本音乐期刊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当时还是皇家音乐学院学生的夏普[1][15]却勇敢地创办了这本《音乐评论》,并一直担任主编到1974年去世。《音乐评论》一直以关注古典浪漫时期音乐和二十世纪音乐而知名,同时,文章也较有深度,夏普曾经说过《音乐评论》的目标是:“提供给音乐学者一个有深度的媒介和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时至今日,高品位的学术论文依然是《音乐评论》的特色。
7、《美国音乐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1948- ,简称JAMS)1948年春,《美国音乐学学会杂志》(以下简称JAMS)在美国创刊,每年三期(春季、夏季、秋季)。首任主编是奥利佛·斯特伦克[1][16],这本杂志是在学会成立14年之后才创办的。该刊其实是在学会原有的三本刊物 — 《公报》(BAMS)、《简报》(PAMS)和《通讯》(NAMS)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美国音乐学学会会刊》主要刊登会员论文(每期3-4篇左右),广泛涉及音乐史、音乐理论、个人专题以及体裁演进等内容。书评也是JAMS的一大特色,每期所占篇幅近一半,往往有著名音乐学家命笔,分析非常深入透彻。JAMS还坚持书评的独立性和高学术层次,在“征稿”中即明确告知“教科书(Textbook)、杂志、老乐谱的新版”都不在评论之列。
四、1970年代之后的音乐期刊
对于音乐期刊而言,1970年代西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学术期刊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局面,新刊创刊相对减少,老牌刊物也大多经受了发行量下降、经费捉襟见肘等困难的冲击。但是,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一些新的情况也随之出现,音乐期刊在整体上依然呈现出成长的势头,仅以《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所载,1980版共收录6055种,数量非常巨大,但是,也表现出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欧洲和北美共计5702种,占94%,可见欧美音乐学术研究与专业期刊的发达。
从形态上看,音乐期刊发生了与上几个世纪革命性的变化,随刊附赠唱片、CD-ROM等成为风行的时尚。印刷越来越精美,全彩色、大量插图的音乐期刊也不再是新鲜事物(比如《歌剧新闻》就是全彩页,一如流行时尚类杂志)。
以下介绍几种在这一阶段创刊的重要杂志:
1、《音乐理论杂志》(Zeitschrift für Musiktheorie,1970-1978)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本以音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主要编辑力量和作者都来自于斯图加特Musikhochschule。由于是一本专述“理论”的刊物,因此,《音乐理论杂志》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作曲家、学者和音乐教师,专业性较强。《音乐理论杂志》虽然发行时间并不太长,但是由于论文起点相当高,特别是对分析研究德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所以,一直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声望。
2、《早期音乐》(Early Music,1973- 简称EM)从1960年代末开始,西方音乐学界开始将研究兴趣转向了古典时期之前的音乐创作,并且笼统地给了一个新术语叫“早期音乐”(Early Music),此后这种研究逐步延伸到表演艺术领域,成为现时所谓“本真派表演运动”的先驱。《早期音乐》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的一本学术杂志,1973年1月创刊,其发刊词写得比较谦逊,说刊物的发行旨在“创设一个国际性的论坛,供在早期音乐方面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与专业表演家相互切磋、争论”云云。一开始,《早期音乐》的读者定位比较杂,既有学者、演奏家也有业余爱好者和乐器制造者,因此,文章的选题也是五花八门:中世纪乐器、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演出实践、记谱法等等都有所涉及。经过将近十年的摸索与积累,《早期音乐》的选题范围逐渐集中到1400-1750年这个音乐史断代,读者对象也主要由评论家、表演艺术家和专门的学者组成,刊物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作者长期供稿。
3、十九世纪音乐(19th Century Music,1977- )《十九世纪音乐》从创刊起面对的读者群就是具有较高音乐修养的学者,而且从刊名可以知道,《十九世纪音乐》的主要讨论领域是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十九世纪音乐》这本杂志的创建者主要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群音乐学家,其中有著名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1][19]。从一开始,《十九世纪音乐》的论文主要集中在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作品与音乐家研究,80年代之后,杂志也将断代的下限松动了一些,不少研究马勒、德彪西、斯克里亚宾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论文相继发表,标志着《十九世纪音乐》对晚期浪漫主义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可以从现在出版的《十九世纪音乐》的“征稿栏”中看到,杂志自己对“十九世纪音乐”的定义是“欢迎得到一个相对较‘长’世纪的稿件,时间跨度大约从1780-1920年”。向《十九世纪音乐》提供稿件的作者既有知名的音乐学家(当然他们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十九世纪音乐),也有一些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加州大学各分校以及常春藤联盟学校的在校尖子生。不论稿件选题如何,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十九世纪音乐》的文章大多代表了美国音乐学界的口味,这一点可以从杂志对瓦格纳、威尔第、舒伯特的推崇和对柴科夫斯基的排斥中略见一斑。
参考文献
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
孙国忠《音乐文献导论》,《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59-68页
F.C.Campbell, “Some Current Foreign Periodicials”, Notes 5(1947-8)
H.E.Johnson, “Early New England Periodicals Devoted to Music”, MQ 26(1940)
Charles Lindahl, “Music Periodicals in US Research Libraries in 1931: a retrospective survey”, Notes 37(1981), 864-87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