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民族剧院(National Theatre,Praque)
在19世纪中叶的布拉格,尽管德国歌剧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瓦格纳的《唐豪瑟》、《罗恩格林》和《漂泊的荷兰人》等剧目的上演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是,无论是音乐界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热切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一座专门演出他们自己的民族歌剧的歌剧院。这项设想尽管发起于文化界,但是却又与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1850年提出,到了1862年,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一座以演出捷克歌剧作品为唯一目的的临时剧院成立了。然而,在这个剧院开幕之际,还没有产生一部适于上演的捷克歌剧,于是,它的开幕演出剧目只好选择了凯鲁比尼的《两天》。
1861年,让·哈拉齐伯爵曾经设下一项资金,以征求有关捷克主题的最佳歌剧和最佳脚本。作为对这个比赛的响应,当时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指挥家的斯美塔那写下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这部歌剧最终被认定为优胜作品,并且由作者本人指挥于1886年1月5日在临时剧院举行了首次演出,立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在这一年,斯美塔那成为临时剧院的首席指挥。担任指挥期间,斯美塔那为临时剧院创作了一系列民族题材的歌剧作品,尽管评论界和公众对这些作品的反应不一,但却都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只有1866年5月30日举行首演的《被出卖的新嫁娘》遭到了失败的命运。在担任临时剧院首席指挥的日子里,斯美塔那还介绍了其他许多捷克作曲家新创作的歌剧。
斯美塔那最具政治色彩的歌剧是《里布舍》,这部作品表现了布拉格的创立者的事迹,并且强调了捷克民族的历史成就。《里布舍》是专门为从过去的临时剧院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民族剧院而作,在1881年6月11日举行的盛大的落成典礼上首次演出。然而这个新剧院经历了仅仅几个晚上的演出之后就在一场大火中被毁,于是,布拉格的音乐爱好者们联合在一起,共同为重建这座象征着捷克音乐民族艺术成就的剧院而努力,很快便筹集到了建设新剧院所需要的资金。重建的工程由建筑师约瑟夫·舒尔茨负责,他大大改进了原有的设计方案。两年过去了,1883年11月18日,重建后的民族剧院再度揭幕,演出的剧目仍然是斯美塔那的《里布舍》。在19世纪余下的年代里,这里首演了许多重要的捷克歌剧,其中有德沃夏克的《魔鬼与凯梯》和《水仙女》,菲比赫的《梅西那的新娘》等。来自国外的歌剧也出现在民族剧院,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和德国歌剧的演出数量上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而波兰和俄罗斯的一些歌剧也时常演出。在1888年2月柴科夫斯基访问布拉格时,他在民族剧院指挥了自己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
进入20世纪之后,布拉格民族剧院仍然在捷克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重要的歌剧陆续在这里首演,如1920年演出了雅纳切克的《布劳切克先生的月球之旅》,1938年演出了马尔蒂努的《朱丽叶》。